迴盪七十年的戰地之聲

08月 19, 2019 人物故事:熊震球

遷台路線:湖北武昌>廣州>四川>湖南長沙>漢口>台灣

 

熊震球說:「一輩子最遺憾的就是沒讀到書,連大學門都沒進去。」那時,熊震球的同學都說,沒法讀書,那就百戰歸來再讀書好了;哪知道,一頭栽進這條不歸路,直到現在90歲了。從軍後,手上的筆桿變成槍桿,書包變成背包。

 

民國38年10月24日,金門嚨口沙灘上,半夜不到1點,空中突然出現兩發訊號彈;經驗豐富的排長,察覺有異狀,趕緊叫大家上戰車。熊震球急忙跳上去,順手摸到一發砲彈,正好腳一踩,就打出去了,海面頓時燃起熊熊烈火;那天是農曆9月初2,上弦月,滿潮,隨即共軍發起第一波衝鋒,就像潮水一樣湧上來了。

 

熊震球第一次看到什麼叫做人海,一波一波衝上來,稍微心軟一點的,真是會打到手軟。敵方3千多人,一個小時的衝鋒之下,在我方3台戰車的火網下,死傷慘重。只要是經過那場戰役的人都不會忘記,刺刀刺進去的哀號、叫聲慘烈,「只有天上有、人間哪能機會聞。」

 

「戰爭就是結果論,贏的就是諸葛亮,輸的就是豬一樣。」贏的就是對的、錯也是對、對也是對;輸的就是錯了,沒有理由。為什麼呢?「我想了70年還在想,還沒想透。」熊震球說。
 

 

 熊震球年輕時的照片

 

熊震球與66號戰車

 

民國38年10月24日,金門嚨口沙灘上,半夜兩顆訊號彈上來了。陸軍裝甲兵熊震球,聽令跳上戰車,正巧踩上砲彈,這一擊發燃起海上熊熊烈火,就此拉開戰役,打了56個小時。這是著名的金門古寧頭戰役,幾乎是完全的殲滅戰,打得敵人片甲無回,讓所有人熱血沸騰。那年熊震球18歲,剛入伍兩年。

 

隨著軍人父親 遷徙的童年

 

熊震球民國20年出生,是湖南長沙人,出生地卻是在湖北武昌,因為那時父親(當時44歲)在湖北財政部工作。父親是軍人,所以家人隨著軍隊到處遷移;母親雖不認識字,卻很能幹,帶著小孩,抗戰開始就跟著父親跑,熊震球可說是流浪長大。他一歲就與家人從武昌到廣州,六歲時抗戰爆發就從廣州開始逃難,一路往北逃,經過老家湖南過門不入;到了洞庭湖、湖北、萬縣,一路遇到轟炸,到成都後,又往南跑到重慶,又回萬縣、巴東、鄂北(湖北)。民國31年左右才返回老家湖南長沙。

 

當年祖母覺得熊震球的父親當軍人,是被騙去革命的,哭到眼睛都壞了。因為老家開裁縫店,請了很多師傅,進進出出很多客人會拿布過來做衣服。據說有一天來了個假和尚是黃興(革命先烈黃克強),因為衣服有問題跟店員有爭執,父親就介入溝通;黃興看中父親的才華,就邀他一起到廣州加入軍隊,從此父親成了革命軍人。父親曾在黃埔一期擔任教官,許多抗日名將像是胡宗南、陳誠都是他的學生,他都很熟。父親也曾在鄂北(湖北北部)、湖北西部一代,環繞洞庭湖附近收購棉花製作軍裝。後來在虎門要塞,父親眼睛傷到了,加上年紀漸大就改做後勤工作了。

 

不幸的是,父親在抗戰勝利兩個月前過世(民國34年),第二年母親也去世了,加上家裡有些問題,熊震球決定離開家。熊震球家裡有四個兄弟,他是老三。哥哥們都當過軍人,抗戰時分校很多,大哥、二哥分別是軍校15期、16期;抗戰勝利後大哥、二哥才回到家。那時有股從軍潮,因為軍中在招考,熊震球就從軍去了。

 

熊震球年輕照

 

百戰歸來再讀書 卻走上不歸路

 

熊震球說:「一輩子最遺憾的就是沒讀到書,連大學門都沒進去。」那時,熊震球的同學都說,沒法讀書,那就百戰歸來再讀好了;哪知道,一頭栽進這條不歸路,直到現在90歲了。當年很多單位在招考,憲兵,傘兵也都在招募青年軍;熊震球進了軍校22期,他與一部分同學大概有十幾個人,選了裝甲兵。民國36年底,農曆快過年,正月16號入伍。熊震球到漢口加入戰車團。從此手上的筆桿變成槍桿,書包變成背包。

 

在當軍人以前,熊震球沒見過日本人、也不知道共產黨長什麼樣。當時長沙會戰,軍隊走湘北,一定會從熊震球湖南長沙老家經過。但這裡都是丘陵、不適合駐軍,沒法成為戰場。猶記得他們曾幫軍隊煮過一次飯,但是抗戰八年,他都沒看過日本人,是一直到勝利後才看到日本人在修鐵路,覺得長的跟我們一樣。不過,熊震球對日本人印象還是很壞,因為小時正逢日本入侵,躲警報、逃難的苦通通都吃過。後來內戰三年,熊震球也沒看過共產黨,徐蚌會戰也沒有,直到當了軍人,到了金門才遇上,「原來共產黨跟我們一樣、長的差不多嘛。」

 

部隊實彈演習 戰車沙灘拋錨

 

民國38年,熊震球跟著部隊到台灣,在台中后里馬場訓練,8、9月傳出消息要回大陸作戰,當時還不曉得要到哪;直到9月中到了金門,戰地裝甲兵的老規矩,就是偵查地形。不久廈門大、小嶝淪陷,大家知道非打不可了,跑也跑不掉,就開始積極準備。

 

10月24日下午進行部戰協同實彈演習,這時會做射擊預演。下午預演順利,四點多鐘結束,熊震球所屬的66號戰車,走到嚨口的地瓜田時,車子拋錨;兩邊的履帶因為海邊都是沙,走到田埂時垮掉。由於沒經驗,越挖越不對,修了許久都修不好。

 

熊震球是軍隊第一排,裝甲兵有不成文規定,一部車拋錨,全排都留,第一排的士兵就全都留在海灘上。而且車子拋錨,副駕手按規定要到前面去警戒,其他兩部車子65、64號也要在這邊排成隊形。由於24號下午是實彈演習,槍砲清膛、瞄準星、所有攻擊目標的設定都沒動,就是好好地瞄準著海上。他們一直搶修戰車,到晚上12點鐘左右,直到友軍201師換哨睡覺,那時才得空吃飯。

 

 

意外首發 拉開戰場序幕

 

半夜不到1點,空中突然出現兩發訊號彈;經驗豐富的排長,察覺有異狀,趕緊叫大家上戰車。熊震球急忙跳上去,順手摸到一發砲彈,正好腳一踩就打出去了,海面頓時燃起熊熊烈火;那天是農曆9月初2,上弦月,滿潮,隨即共軍發起第一波衝鋒,就像潮水一樣湧上來了。

 

戰車砲有兩個擊發點,一個是定擊發,一個是腳擊發像汽車油門;熊震球一跳上去湊巧踩到腳擊發。這一擊發有兩個巧處,第一,因為是「穿甲彈」溫度特別高;第二,距離在實彈演習時已經定好了,剛好打中敵人的彈藥船,所有的彈藥爆炸,他們都是機帆船,就一路燒了起來。此外,因為機帆船是尖底的(一般登陸船是平底),尖底歪掉了,船就朝一邊歪,拖拉著旁邊的船也歪過來,兩艘船就燒起來。距離戰車五、六百公尺,海面上就像點了大蠟燭照亮沙灘。

 

共軍的船是歪的,人連站都不好站,差不多有二十分鐘,是黃金殲敵時間;最緊張的時候,熊震球記得站在戰車上,一口氣用機槍掃射就打了三條彈帶;除了換彈帶的時間外,手都按在機槍開關上,一條彈帶就有750發子彈。

 

海上的共軍是28軍24團,這團是從遼東戰役開始就有的團,民國36年時還在背書包,抗戰勝利後,從黃河、華中、徐蚌勝利後往南走,是所向無敵的團。人家聽到24團,臉都會綠了,因為他們是最剽悍的一個加強團。聽說有兩、三千人,裡頭有台灣人、日本人等等,24團走路都有風的。但是這團剛好碰到熊震球他們,碰到戰車拋錨,3部車子排成隊形,每個車子正面是扇形的。一次衝鋒、兩次衝鋒,都被我軍解決掉了。

人海碰到火海 鮮血染成紅浪

 

熊震球回憶當時,大火就這麼燒著,照亮海面與沙灘,人一波一波衝上來,「我們看得到他們,他們看不到我們。他們沒有海島戰爭經驗,我們也沒有。」他們裝備算是相當好了,每個人有一袋米、乾糧。但是初冬海水很涼,走一百多公尺,這身裝備整個灌水跑不動了,綁腿的水出不來,只好用刺刀戳破褲子。距離戰車只有三、四百公尺,這已經是最近的距離了,因為我們瞄準星是六倍半,看起來等於就在面前一樣了,相當清楚。

 

熊震球第一次看到什麼叫做人海,一波一波衝上來,稍微心軟一點的,真是會打到手軟。敵方3千多人,一個小時的衝鋒,在我方三台戰車的火網下,死傷慘重。天亮時,浪一衝上來都是人。從嚨口一直到一點紅,大概有兩、三千公尺,好像鮮魚一樣擺著,都是滿滿的人。平常看浪是白的,那時天剛亮,浪都變成紅色。我軍602團也是損失慘重,一百多人回到台灣只剩四、五十人。但連上損失只有一人,是戰車的副駕駛也是他的同袍好友,天亮時陣亡了,算是傷亡最少的單位。人海碰到火海,對方大概做夢也沒想到,一上來就碰到三部戰車擋在那邊,一部戰車機槍七千五百發子彈。

 

此聲只應天上有 人間哪能機會聞

 

只要是經過那場戰役的人都不會忘記,刺刀刺進去的哀號、叫聲慘烈,「只有天上有、人間哪能機會聞。」熊震球回憶,當戰車經過時,不知道是自己的人,還是他們的,他說:「老鄉阿你補我一槍阿,我好難過阿,你做做好事。」你補得下那一槍嗎?他說你做做好事,那我這個好事怎麼能做呢?他還能講話、還能叫阿;第一個神智清醒、第二個聲音還那麼宏亮,我一槍補得下去嗎?再難過也無法,我們車子就走過去了。

 

北山洋樓那場仗,熊震球也有參與。他說現在一條溝已成景點,當年底下都是人滿滿的,有的還鋪兩層。最後統計金門戰役雙方陣亡人數,大概有一萬多人,「一萬多人也是人啊,一萬多個人頭落地,你去買一萬多個西瓜,堆的好大一堆,都是人啊。」熊震球感嘆著。

 

午夜夢徊70年

 

熊震球說馬英九講的兩句話最貼切:「戰爭沒有贏家、和平沒有輸家。」太殘忍了,小孩子好不容易養大,當年他們的想法是,活到18、9歲就夠了啦;打掉一個敵人,夠本,打掉兩個賺一個,你敢來我就打你。我們兩個不認識,沒有仇也沒有恨,你為什麼要拿槍打我?最基本的觀念就是第一個先保護自己,給你打我不就完了,那我當然打你。打仗就這樣,怎麼會那麼狠、那麼殘忍呢?眼睛打紅了,心裡頭還很爽。打北山洋樓的時候,右邊是後門,後面有重機槍,三挺、五挺機槍都是我打掉的。那幾挺機鎗跟我有仇嗎?認識都不認識,當時很爽阿,把目標消滅掉,回頭想為什麼會這樣子,想了七十年。

 

熊震球一直到現在,每年還會做一兩次惡夢。當時打完戰很興奮,打贏了。戰爭就是結果論,不管你怎麼樣,贏的就是諸葛亮,輸的就是豬一樣。贏的就是對的、錯也是對、對也是對;輸的就是錯了,沒有理由,只講結果。「我想了七十年還在想,還沒想透。」熊震球說。

 

「可憐無定河邊骨,猶是春閨夢裡人。」熊震球說起前兩年,大陸24團的第二代到金廈一帶,想瞭解真相。家屬很疑惑,24團很有名,三千多人等於一個師,跑到金門,怎麼搞得無聲無息就沒有了。第二代從北京跑到熊震球家中,大概有十幾個人,因為他們聽說熊震球比較知道真相、看得最清楚。但是熊震球說:「他們圍到這邊來,我能講嗎?講了不就又增加仇恨了嗎?一個人傳10個人,不是增加一百多個人的仇恨了嗎?」

 

熊震球那時18歲,初生之犢,當時沒有什麼感覺,見招拆招,但是打完之後那一場戰役足夠他70年的回憶。

 

熊震球結婚照

 

笑問客從何處來 

 

熊震球自嘲軍人退役後,失業了六個月零九天。每天等警務處公文,從49年4月1日退役到50年1月才等到,在台北壓馬路壓了半年。熊震球說擔任警察時,國際港口的工作很複雜,而且當警察比當軍人還累;軍人是白天辛勞,睡一覺第二天就沒問題了;當警察,有酒醉的人來跟你亂,可以從晚上八點鐘亂到隔天。熊震球退休時剛好滿60歲。他結婚時35歲,太太是士林人,一半是同學介紹、一半自己努力。女方家人不反對女兒嫁給外省人。岳父在士林官邸園藝試驗所工作,他們家很開放,沒有省籍觀念,所以兩人才有機會結成連理。

 

返鄉探親已經是民國80幾年了,熊震球離開家40幾年後再回去,已經人事全非;熊震球說那是:「笑問客從何處來?」如今兩個哥哥、一個弟弟,也已經不在了。「我在台灣的時間,比在大陸時間多啊,在大陸的時間總共17、8年,在台灣好久阿,今年90歲啦。」熊震球笑著說。

 
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END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
 

熊震球採訪現場

人物簡介:

熊震球是湖南長沙人,民國20年出生在湖北武昌。民國36年入伍當軍人,38年隨軍隊來到台灣,10月參與金門古寧頭戰役,意外擊出首發關鍵砲彈。民國49年12月1日陸軍上士退役,6個月後轉任基隆刑警隊,60歲退休。